企業必看:如何從特定工廠登記成功轉為特目用地?
			            引言
在臺灣,農地工廠長期存在於產業發展與土地政策之間的灰色地帶。為了輔導並引導未登記工廠合法化,政府自 2019 年起推動《工廠管理輔導法》修法,建立「特定工廠登記制度」,讓原本未合法設立的工廠,能暫時取得納管身分,進而朝合法經營方向邁進。然而,「特定工廠登記」只是臨時性的文件,期限屆滿後若未完成土地合法化程序,仍可能面臨斷水斷電、無法營運的風險。
因此,如何從「特定工廠登記」進一步轉型為「特定目的事業用地」,才是工廠永續經營的真正關鍵。本文將深入分析兩者的制度差異、申請流程與實務重點。
大綱
一、什麼是特定工廠登記?二、什麼是特定目的事業用地?
三、特定工廠登記 vs. 特定目的事業用地:關鍵差異
四、從特定工廠登記邁向特目用地的三大步驟
五、常見問題 Q&A
內容
一、什麼是特定工廠登記?
根據《工廠管理輔導法》第 4 章之一「未登記工廠及特定工廠管理及輔導」的規定,特定工廠登記是政府針對既有未登記工廠的一項「納管制度」。
其目的在於輔導符合條件的工廠,暫時取得合法經營資格,並引導其逐步改善環境設施、完成土地合法化。
法源依據:
- 
《工廠管理輔導法》第 28 條之 2 ~ 第 28 條之 9 
- 
經濟部公告之《特定工廠登記及用地計畫申請作業要點》 
登記條件:
- 
工廠設立於非都市土地(如農地),且於 2016 年 5 月 19 日前已存在。 
- 
符合地方政府公告的工廠規模與產業類別。 
- 
無重大污染、公安或土地違規情事。 
有效期限與限制:
特定工廠登記僅屬「臨時登記」,有效期限為 至 2026 年 5 月 19 日。
期限屆滿後,若未完成用地變更或合法工廠登記,將面臨:
- 
失去特登資格; 
- 
可能遭斷水斷電; 
- 
無法繼續合法營運。 
因此,提早準備「用地計畫」,邁向特目用地,是企業當務之急。
二、什麼是特定目的事業用地?
特定目的事業用地是指經主管機關核准,專供特定公共或事業使用的土地類別,目的在於讓非都市土地可合法供應公共或產業需求。
常見的特定目的事業包括:
- 
學校用地、醫療機構、長照設施; 
- 
加油站、電信基地台; 
- 
農水產品集貨中心; 
- 
特定工廠設施。 
這類用地的核准依據為《區域計畫法》第 13 條、第 14 條及內政部相關辦法,必須提出「用地計畫書」,經地方政府審查與中央核定後,方可變更土地編定。
為何重要?
若工廠所在地仍屬「農業用地」,即使有特登資格,仍屬暫時性使用。
唯有完成變更為「特定目的事業用地(特目)」後,土地才能正式取得合法工業使用權限,實現真正的永續經營。
三、特登與特目的五大關鍵差異
| 比較項目 | 特定工廠登記 | 特定目的事業用地 | 
|---|---|---|
| 性質 | 臨時性納管文件 | 永久合法土地使用 | 
| 主管機關 | 經濟部工業局、地方政府 | 內政部與縣市政府 | 
| 期限 | 有效至 2026 年 5 月 19 日 | 無期限(合法使用) | 
| 法律效力 | 僅暫時保留營運權 | 正式核准土地用途 | 
| 永續性 | 時間到期即終止 | 可長期經營與轉售 | 
四、從特登走向特目:合法化三大步驟
第一步:特定工廠登記
完成特登申請,先納入政府管理體系。
此階段重點在於:
- 工廠資料建檔;
- 改善污染、消防、水保;
- 建立用地合法化基礎。
第二步:提出用地計畫、申請變更編定
這是最關鍵的合法化階段。
需準備文件包括:
- 申請書(乙式八份)
- 特登文件影本
- 用地計畫書(含營運管理規劃)
- 土地變更同意書
- 水保、環評、用水許可等證明文件
用地計畫書內容重點:
- 
工廠基本資料 
- 
場地現況與鄰近環境說明 
- 
土地使用計畫(含綠化、排水、防災設施) 
- 
營運管理與環境改善措施 
第三步:完成合法工廠登記
土地變更獲准後,即可依「用地計畫」申請建築許可與工廠登記,正式成為合法工廠。
五、問答 Q&A
Q1:特定工廠登記期滿後會怎樣?
答:若未完成用地合法化,登記將失效。主管機關可依法斷水斷電並勒令停工,業者將失去合法營運資格。
Q2:申請變更為特定目的事業用地需要多久?
答:一般需 12 至 24 個月,視各縣市審查流程、環評、水保及用地計畫內容而定。若文件齊備且無環境敏感疑慮,可大幅縮短時程。
Q3:變更為特目用地需繳交回饋金嗎?可以分期繳納?
答:是的,依《區域計畫法》及地方政府規定,變更農地為特目用地時,需繳交回饋金作為公共設施回饋。
多數縣市允許 分期繳納,一般為 2~4 期不等,詳細期數由各縣市政府公告。
Q4:什麼單位可協助我辦理?
答:建議尋求具備土地變更及都市計畫經驗的專業顧問公司可協助:
- 
用地計畫書製作; 
- 
與政府協調流程; 
- 
文件補正及回饋金評估; 
 確保申請過程順利,減少退件或延宕風險。
六、結語
「特定工廠登記」為政府協助農地工廠合法化的重要政策,它讓許多長期存在的工廠得以納入輔導與管理體系。然而,這僅是邁向合法的起點。隨著期限將至,若業者未提前規劃用地變更,將面臨再次違法與停業的風險。
相對地,「特定目的事業用地」代表真正的土地合法化與永續經營,企業可在合法框架下進行投資、融資、擴建,甚至轉售,提升土地與企業價值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