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地變建地?一次看懂非都市土地變更規定與實務申請流程

2025-08-31

引言

在土地市場上,很多人常聽到一句話:「農地只要被建地包圍,就可以變建地!」這句話聽起來簡單又吸引人,好像只要手上有農地被房子或建地環繞,就能一夕之間讓地價翻倍,搖身一變成為可以興建住宅或商業用途的寶地。

然而,真實情況並非如此簡單。依據 《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》第35條第35-1條,農地是否能變更為建地,必須符合一系列的 面積、位置、隔絕條件與年限限制,並且要經過主管機關的審查,才能真正成功變更。本文將帶您一次搞懂,希望能幫助您釐清迷思,正確判斷手上農地是否真的有「翻倍身價」的潛質。


大綱

  1. 農地變建地的法源依據

  2. 農地變建地的條件(第35條)

  3. 鄉村區邊緣農地變建地的條件(第35-1條)

  4. 農地變建地的限制與注意事項

  5. 農地變建地申請流程全解析

  6. 常見問答(Q&A)

  7. 結論


內容

一、農地變建地的法源依據

農地能否變更為建地,必須依循 《區域計畫法》《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》 的規定。

  • 第35條:針對非都市土地中,屬於農業用地的零星、狹小土地,若符合「被包圍」條件,可變更為建築用地。

  • 第35-1條:針對非都市土地中「鄉村區邊緣」的不整畸零地,若符合規範,也能變更為建地。

因此,「農地被建地包圍就能變建地」其實源於這兩個條文,但前提是要符合特定限制。


二、農地變建地的條件(第35條)

俗稱的「被建地包圍」,其實是指以下五種情況:

1. 四周被建地或都市用地包圍

農地若四周都是建地、工業區、商業區或住宅區,且面積不超過0.12公頃(約363坪),就可能申請變更成建地。如下圖所示:


2. 被道路、水溝或建地圍住

若農地被道路、水溝與建地圍繞,面積同樣需 不超過0.12公頃,也符合變更條件。如下圖所示:


3. 凹入型農地

農地凹進建地或工業地裡,形成「口袋地」,面積不超過0.12公頃且開口不得大於20公尺如下圖所示:


4. 狹長型農地

農地呈狹長形狀,被建地或道路夾住,平均寬度不超過10公尺且不得影響農業使用。如下圖所示:

5. 超小塊農地

面積不超過0.012公頃(約36坪),緊鄰建地,且周邊沒有相同使用地類別。如下圖所示:

以上這五種情況就是俗稱的「農地被建地包圍」的適用範圍,但必須逐案審查,並非自動轉換。 


三、鄉村區邊緣農地變建地的條件(第35-1條)

若農地位於鄉村區邊緣,還可能適用第35-1條

1. 被建地或公共設施圍住

鄉村區邊緣的農地,外側還有馬路、水溝或建地包圍,面積不超過0.12公頃,可申請變更。如下圖所示:


2. 凹入鄉村區三面相鄰

土地凹進鄉村區裡,三面與鄉村區相連,面積小於0.12公頃,也符合資格。如下圖所示:

3. 凹入型可放寬至0.5公頃

外圍有道路、水溝、機關、學校、軍事等用地隔絕或自然界線隔住,面積不超過0.5公頃,也可申請。

4. 狹長農地

平均寬度不超過10公尺,夾在道路或建地之間,不影響周邊農業,可變更。如下圖所示:

5. 超小塊孤立農地

面積小於0.012公頃,且周邊沒有相同類型農地,同樣具備變更資格。如下圖所示:

四、農地變建地的限制與注意事項

除了以上條件,法規還有其他限制:

  1. 為保持地形完整,面積上限可放寬10%。

  2. 隔絕的道路或水溝平均寬度需4公尺以上,可合併計算。

  3. 道路、水溝之一與建築用地或建築使用之特定目的事業用地相毗鄰,寬度不受限制。

  4. 道路、水溝相毗鄰後,再毗鄰建築用地或建築使用之特定目的事業用地 ,寬度不受限制。 

  5. 道路、水溝之一或道路、水溝相毗鄰後,與再毗鄰土地間因自然地勢有明顯落差,無法合併整體利用,且於變更後不致妨礙鄰近農業生產環境 ,寬度不受限制。

  6. 包圍的建地或道路必須在民國78年4月3日之前已劃設,但政府規劃興建之道路、水溝或建築使用之特定目的事業用地及具公用地役關係之既成道路,不受前段時間之限制 。


五、農地變建地申請流程全解析

  1. 提出申請:向縣市政府主管機關提出土地變更編定申請。

  2. 文件審查:由地政、建設、農業等單位共同審查。

  3. 現地勘查:主管機關派員實地確認土地現況。

  4. 繳納規費:若審查無誤,需繳交相關規費。

  5. 變更編定:地政事務所正式登記土地為建地。

此流程視案件情況,通常需6個月至1年以上


六、常見問答(Q&A)

Q1:農地只要被建地包圍就一定能變建地嗎?
A:不一定,必須符合第35條或第35-1條的面積、寬度與位置條件,並經主管機關審查。

Q2:如果我的農地超過0.12公頃,還能申請嗎?
A:一般不行,但若屬於第35-1條「凹入型」情況,面積可放寬到0.5公頃。

Q3:變更為建地後,可以直接蓋房子嗎?
A:還需要申請建照,並依建築法規進行施工,不能直接建屋。

Q4:變更流程會很久嗎?
A:依照縣市不同,平均約需6個月到一年以上。

Q5:是否需要找代辦?
A:由於文件繁瑣且涉及多單位審查,建議交由專業代辦處理,可降低失敗率。


七、結論

「農地被建地包圍就能變建地」其實是個不完全正確的說法。真正的關鍵在於是否符合 《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》第35條、第35-1條 的規範。

若你手上的農地符合:

  • 面積限制(0.12公頃、或特定情況下0.5公頃),

  • 形狀條件(狹長、凹入型、小面積),

  • 周邊環境(建地、道路、水溝等),
    那麼你確實可能透過合法程序,將農地變更為建地。

不過,每塊土地狀況不同,最保險的做法仍是先行專業評估,再進行申請。這樣才能避免誤解法律規定,白白浪費時間與金錢。對於地主而言,了解這些規則不僅能避免誤判,更可能讓土地價值「翻倍升級」,成為真正的黃金資產。


🏭 買廠房-請點我 🏭

🚚 買工業地-請點我 🚚

租廠房-請點我

💻 更多工業土地廠房-請點我 💻